我们专注于以生活方式和情境创新为核心的泛家居产品设计领域,探索未来无限可能性。
教研团队

温浩
教授 硕导
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领域:产品设计 品牌策略 策展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 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总策展人 先生活品牌创始人目前专注于三个层次的设计探究,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基于文化价值的设计研究;在品牌策略领域,进行基于文化驱动的品牌研究;在策展研究方面,主要进行基于文化创新的策展研究。

Kai Hartrampf
副教授
领域: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德国柏林白湖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硕士,学习期间成为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生。2007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现任教于工业设计学院基础教研室,在工业、视觉、服装、建筑设计等专业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有品牌形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十五年的工作经验,担任过中外多所公司的设计顾问。拥有全方位理解事物的思维,关注国际文化交流,教学风格幽默,能德、英、中三语教学。

陈旭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导师
领域:设计战略与管理
2000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15年,晋升副教授;2018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设计管理研究所,获设计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设计理论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工业设计卷编委会委员;广东工业设计城客座讲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传播学院客座讲师;东莞市科技协会创新项目评审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委员;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岭南传统工艺研究中心副主任;信联杯包装创意设计大赛评委;2021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评委;东莞杯工业设计大赛评委。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排名第二的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省厅级项目1项,校级2项,获外观设计专利7项。辅导学生参加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高校设计作品大赛,荣获包括一、二、三等奖在内的80余项;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6项省校级项目;辅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大赛”,获校级复赛资格7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辅导学生参加2021广东高校工业设计大赛,获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徐岚
讲师
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领域:室内 家居 软装设计
高级家具设计师、中国家具教育名师、广东省十大工业设计师、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2007年米兰国际家具展卫星展中国大陆唯一参展团领队

赵斌 FREEZhao
博士在读 讲师
产品设计副系主任 教研中心负责人 微衡创新创始人 BDD观察员 www.freezhao.com
领域:产品整合创新 设计驱动型品牌 传播学
毕业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后保送硕士研究生在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领域做交叉研究。是国内首批获得红点奖的设计师之一,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曾在多家设计公司和研究组织中负责实际项目的设计及相关研究工作。后投身教育,先后在多个高校中传授设计相关知识,现担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等担任讲师,创办课程《变态设计学》。设计驱动型品牌观察团队BDDWatch核心撰稿人之一。常年关注于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价值,深入研究设计驱动型品牌的发展,创立微衡创新并担任CEO,传播学博士在读,深耕复合型设计创新领域。
关于
生活设计教研中心,是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下的一个教学单位。前身生活设计工作室,在教学改革中一度消失。2023年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更名为“生活设计教研中心”,负责开展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大三、大四部分学生的教学工作,以及针对未来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申请流程
1. 参与相关课程
根据学院要求,在一、二年级的限选课中完成产品设计相关的通识课程,并至少参与过本教研中心所在系的课程,如果能够直接参与本教研中心老师的课程为佳。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本教研中心的教师团队、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2. 约谈心仪导师
如果在本教研中心的教学团队中有您心仪的导师,请尽快和导师联系,并明确未来的培养方向。如果您对本中心的设计大方向感兴趣,也建议您约见几位老师都沟通一下,毕竟毕业设计这一长久的环节是由导师从头带到尾的,提前沟通会为后来的师生合作铺平道路。
3. 填报对应志愿
在大二下学期学院统一安排的志愿填报中,第一志愿选择“产品设计系”。在产品设计系接下来的教学安排中会安排针对教研中心的志愿填报,届时请将“生活设计教研中心”列为第一志愿。如果你的综合评定没有问题,通过这两轮的双向选择,你应该会顺利进入“生活设计教研中心”。
常见问答
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你的问题? 请联系我们!
我们的教学特点和重心有哪些?
生活设计中心将着重培养有较高审美能力与表现力的设计师,课程内容将以产品作为基础设计载体,由此拓展出交互设计、界面设计、品牌设计、服务设计等多个领域。要明确一点,本中心并非不涉及技术,相反有时候还会涉足补交深,只是我们更加注重感知力。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实践模式,注重溯源推理的思维训练,并通过多种成熟的设计方法来迭代提高用户体验。
我们中心的未来就业方向有哪些?
未来的就业方向以产品设计师为主要输送岗位,但同时兼容交互设计师、品牌设计师、界面设计师与体验设计师等多种岗位。您可以从 福利招补 站点了解更多和实习、就业相关的的信息。以上岗位涉及产品公司、科技公司以及众多专业设计公司。在中心学习的2年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尽快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
我不太确定自己以后想做什么。
如果你还在这个状态下,其实选择哪个中心都不重要了。要记住实践出真知,你需要的是尽快多做各种设计,参与课外的工作坊、实习、小组参赛等专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扪心自问,直面知己的感受,才有可能想清楚未来的路怎么走。亦或者,你也可以联系我们中心的各位老师进行沟通,看看是不是能够在学设计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人生导师,甚至榜样,让未来有方向。
老师都是怎么选择学生的?
第一步,学院会统一安排分专业方向(系),第二步,在各个系内我们会再次选择进入中心。第一步中,各个方向会以成绩作为首要考核,然后再以作品集作为辅助考核资料。在第二步中,主要以学生与各个导师的沟通,双向选择完成。
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去各个研究所吗?
当然可以,如果你明确有想去的中心或研究所,可以马上和相关负责老师进行沟通。
会不会有哪个教研中心比较热门很难选上?
完美的平衡几乎不可能,所以才会衍生出各种成长策略,不论如何,你可以假设每一个教研中心都很热门,都很难选上。要足够的努力,才值得我们对你未来一切顺利的祝福。
联系我们
根据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您的信息。如超过一周仍未得到回复,您的信息很可能被系统屏蔽入垃圾箱,欢迎您调整信息再次发起留言。或者直接邮件联系我们。hi@sid-gafa.com